6月20日下午,教务处在东校区第一会议室召开了教材建设研讨会,副校长杨月婷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杨月婷总结了我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出指导。她指出,教材工作一定要严格遵循“凡编必审”“凡选必审”原则,把握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我校教材管理工作能够严格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做到规范化管理,在历次上级部门检查及督导工作中获得了认可。相比较,我校教材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仍有待加强。针对教材建设工作,杨月婷提出了四点工作要求,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学校相关部门要不断反思教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教材建设新思路、新方法。同时,学院领导要提高认识,将教材建设作为课程建设重要内容,用高水平教材成果支撑高水平课程建设,做到教材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形成专业、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思路。二是要加强交流学习。学院领导要主动了解当前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势,学习新方法、新技术,汲取其他单位的先进工作经验,创新工作理念,提高管理水平。三是要统筹多方资源,多措并举。一方面在教材出版工作方面应加强横向联系,建立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方式组建教材建设团队,共同开发教材;另一方面要加强学院内资源整合,将教材建设统筹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充分利用多方资源支持教材建设。面对教材出版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将公共课教材与专业课教材组合出版等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四是要拓展思路,开发特色教材,在工作中要善于把握时机,紧抓政策机遇,敢于创新,建设特色教材成果。
研讨会邀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社长张宇舒作了题为《数字教材建设实践探索于国家级规划教材储备建设》专题报告。张宇舒教授围绕数字教材的发展趋势、数字教材解决方案实践探索以及优秀教材建设实施方案三个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新形势、新时代下的教材发展模式,结合一流课程建设,提出了国家规划教材的建设要素,指出了课程思政在教材建设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展示数字教材优秀案例介绍了数字化教材的建设思路。
报告结束后,各教学单位相关领导逐一汇报了本单位教材建设情况、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目前我校已建设了一批适用于我校课程教学情况且能够满足我校人才培养需求的优秀教材。文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以及经济管理学院出版的教材获批国家级规划教材,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以及护理学院出版的教材获批吉林省重点教材。教材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教师参与教材工作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自编教材需要更新、再版以及新形态教材建设有待加强等情况。在未来工作中,各教学单位将围绕这些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途径,提高教师参与教材工作积极性,提升教材建设水平,统筹推进教材建设。
听取各教学单位汇报后,教务处负责人对现阶段教材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本学期,围绕“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工作计划,为落实教材建设质量“双提升”工程,教务处以“数字化教材建设”为主题组织召开了两场培训会,使教师了解当前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势与建设思路;在最近开展的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工作中,已将教材研究作为专项课题列入立项选题指南,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材建设工作,提升教师教材研究理论水平。接下来学校将结合上级工作安排,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修订结项工作并开展教材项目立项工作。
教务处相关工作负责人,各教学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教材编写人员共计6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供稿:教务处 撰稿:师晓丹 审核:谭希丽)
【编校:师晓丹 终审:谭希丽】